头胎孩子更聪明,那干嘛还生二胎?
本文由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 提供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美国总统和科学类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的大多数都是头胎子女,NASA的首批23个宇航员中,21个也是头胎子女。头胎是不是比弟弟妹妹更有优势?这个优势大吗?
近几年的大样本研究发现,头胎的智力略胜于弟弟妹妹,而且这种智商差异是后天造成的,和先天(出生前的因素)关系不大。
编译 七君
民间有句老话:呆老大,奸老二,家家有个坏老三。真的是这样的吗?
1874年,英国学者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对一批英国科学家的出生顺序进行了分析,他发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头胎孩子。这让 Galton 开始沉思,是不是头胎子女获得了父母更多的关注,因此智力发展地更好呢?
半个世纪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也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理论,他说出生顺序主要影响的是性格。阿德勒说,当二胎出生的时候,头胎子女就相当于被“赶下了皇位”。他认为家里更小的孩子会被宠坏,他们的性格更外向;而长子女会变得更自我中心,但是却更容易有领导力;中间的子女会更独立、更叛逆。
在高尔顿和阿德勒的带领下,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开始对出生顺序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不过由于这些研究样本有限,得到的结论五花八门,始终没有确凿的结论。
不过在2007年,事情开始有了转机。
2007年,在发表在两个著名的期刊《科学》(Science)和《智力》(Intelligence)上的研究中,挪威的流行病学家利用军事情报数据分析了24万18-19岁的男性的智力。
他们的分析中考虑了父母的教育水平、父母结婚年龄以及家庭的规模。在排除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后他们发现,长子的智商平均是103.2,比次子(100.3)高3分,比家中老三(99.0)高4分。人群的平均智商是100分,大多数人的智商在70和130之间。
为了确认这种智商差异并不是生理因素导致的,研究者们还分析了那些在大哥去世后成为家里孩子中老大的男性的智商,结果他们的智商和那些头胎孩子并没有差别。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挪威奥斯陆大学的流行病学家 Petter Kristensen 表示,“这是个很强的证据,证明头胎智商更高并不是生理因素在起作用。”
那么这些结果也适用于女性吗?Kristensen 认为,因为男女智商没有差异,因此几乎可以肯定这项研究的结论也可以推广到女性身上。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 Frank J. Sulloway 对这两项研究赞不绝口,“我认为这两篇论文是近70年来最重要的研究,它们让过去的猜测尘埃落定。此前关于智商和出生顺序的研究有不少可商榷之处,但是这些问题在这两个研究中都被一一解决了。”
Sulloway 指出,3分智商的差异如果换做是在医药研发界,早就可以上头条新闻了;智商上差3分看起来不多,但是在长期看或许有累积的作用。比如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只有2所大学可以选,一所好一点一所差一点,那么头胎孩子进更好大学的几率将比二胎高13%。
这两项研究得到了不少共鸣。
2015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项涉及2万多人的研究也发现,出生顺序确实会影响智力。在一个2个孩子的家庭里,60%的头胎比二胎更聪明。平均看来,头胎比二胎的智商高1.5分。
而且他们还发现,出生顺序对个性倒没有什么影响,头胎孩子并不比弟弟妹妹们更加负责任,弟弟妹妹们也并不比哥哥姐姐们更加外向。
为什么出生顺序会影响智商?
科学家们曾经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出生顺序会影响智商。比如,头胎孩子在出生后一段时间里会得到家长独一无二的关注和照料,理论上这对他们的言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都有好处。
不过这个理论后来受到了挑战,因为有大量证据表明,在12岁以前,后出生的弟弟妹妹的智商一般要高于头胎孩子。
这又如何解释呢?
知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已故教授 Robert Zajonc 这样解释这个现象:家里有了弟弟妹妹以后,在一开始的几年里,哥哥姐姐们的发展环境实际上变差了。
比如,如果家里有7岁和2岁的孩子,那么这样的环境对7岁的孩子不利,而对2岁的孩子有利,因为7岁儿童的同伴是一个在语言输出上不如自己的小屁孩,而2岁的小孩却可以从哥哥/姐姐身上学到很多。也就是说,对于后来者而言,他们既可以得到父母的教育,也可以得到哥哥/姐姐的照料,这让他们的智力发展在12岁之前可以赶超头胎。
不过50多项研究均指出,当孩子逐渐长大,头胎的智力增长速度会超过弟弟妹妹。
所以问题就来了,如果12岁以下的头胎智力不如弟弟妹妹,那么他们后来又是重新夺回优势的呢?
Zajonc 等人认为,这是得益于头胎才能享受的“指导假设”(tutoring hypothesis)的好处——在教弟弟妹妹的过程中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增长。
头胎孩子常要充当弟弟妹妹们的家教,在为更小的孩子们讲解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进一步组织和巩固自己学到的东西,也就是“教学相长”嘛。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教育弟弟妹妹,头胎就会收获良多(可是弟弟妹妹没人可教)。
既然如此,二胎的孩子岂不是亏了?独生子女的情况怎样?
Sulloway 在《科学》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实际上,独生子女的成绩不如家中有弟弟妹妹的头胎孩子。这可能就是因为“指导假设”——独生子女缺乏通过教育别人提升自己智力和能力的机会。
同样的,双胞胎的成绩一般也比独生子女差。除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互相竞争导致两败俱伤的因素外,这还可以归因于他们受到的双重伤害——即没有人可以教,而父母的关注和教育也被双胞胎中的另一个稀释了。
但是,二胎也有二胎的好处。
为了使自己和哥哥姐姐不同,弟弟妹妹倾向于发展学术以外的技能,比如文艺或者社交能力。
Sulloway 表示,“就像达尔文的雀鸟一样,弟弟妹妹们努力在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避免和头胎子女竞争,以从环境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兴趣和特长是智商测试无法测量的。”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家中的小幺更喜欢冒险;和长子女相比,他们更喜爱参与危险的运动,也喜欢去偏远的地区旅行;他们更不保守。实际上,一些具有独创性的科学家曾经就生活在哥哥姐姐的阴影之下。
比如,达尔文就是家中六个孩子中的老五。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是家中四个孩子里的老幺。16世纪的数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尔是家中三个孩子里的老幺。
但这种“特立独行”是把双刃剑,它也会让二胎的孩子变得更容易惹麻烦。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经济学家 Joseph Doyle 最近在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上报告,和头胎相比,二胎的男孩子更有可能进局子,也更可能被休学,可能性比头胎的男孩高25-40%。
Doyle 则认为这和榜样的效应有关:头胎孩子的榜样是自己的父母,而二胎孩子的榜样则是大个几岁的小孩子。
这些研究的启示是,教学相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你家中有老二老三,让哥哥姐姐给他们有质量的陪伴的同时,或许也可以鼓励他们多做做其他孩子的小老师。
热门活动
不过瘾,请戳
还在背九九乘法表?老师没告诉你,用手指就能做20以内的乘法吗?
爸比不会唱小星星,给你用纸盒子变小星星好不好? | 科学DIY
他花40年折出了能飞68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纸飞机,还被请到哈佛大学演讲
为什么有人分不清蓝色和绿色?不奇怪,古人连蓝色是什么都不知道
瓶装水含有大量塑料微粒,引发世界卫生组织关注,你敢给孩子喝吗?
物理学家辞掉NASA工作玩折纸,一不小心解决了卫星上天的难题
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
转载请联系 kids@huanqiukexue.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plant illustration, Odyssey,The Guardian, Huffington Post
参考资料:
Bjerkedal, T., Kristensen, P., Skjeret, G. A., & Brevik, J. I. (2007). Intelligence test scores and birth order among young Norwegian men (conscripts) analyzed within and between families. Intelligence, 35(5), 503-514.
Breining, S. N., Doyle Jr, J. J., Figlio, D. N., Karbownik, K., & Roth, J. (2017). Birth Order and Delinquency: Evidence from Denmark and Florida (No. w23038).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Kristensen, P., & Bjerkedal, T. (2007). Explain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birth order and intelligence. Science, 316(5832), 1717-1717.
Wichman, A. L., Rodgers, J. L., & MacCallum, R. C. (2007, September). Birth Order Has No Effect on Intelligence: A Reply and Extension of Previous Finding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9), 1195-1200.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16/5832/1711.full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656615000525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5/10/14/1506451112
https://www.economist.com/news/science-and-technology/21676757-first-born-children-are-different-not-different-some-once
https://www.nytimes.com/2007/06/21/science/21cnd-sibling.html